多管齊下助會展業國際化
統計局數據顯示,今年首季的會展活動按年增加兩成,整體參與人數增加百分之四。其中,會議數量與參會人次雙雙上漲;獎勵活動倍增、參與者卻下跌逾三成。展覽數目與去年同期持平,入場觀眾微增至十五萬人次。
整體參會人數增加,區域性的參與度提升。首季展覽參展商數目微跌,一水之隔的香港增長逾倍,拓展澳門機遇;專業觀眾數量首季翻倍,內地、香港同告增長,本澳更領跑大增逾倍,顯示澳門展會受到區內重視。然而,來自海外市場的專業觀眾與展商佔比,亟待提升,亦為非博彩增收創造條件。
第一季不是會展業旺季,透過此成績表,針對緊接活動強補不足、增加優勢,發揮會展業的核心價值。例如展覽項數與去年持平,但佔總體活動量比例較低,當中專業展覽數量不足,未必滿足國際客商對於專業化、高端化展覽平台的需求。 會議市場發展良好,主要以本地或內地的商務交流為主,具國際性和影響力的品牌會議活動數量有限,未來宜舉行更多與“一加四”議題的大型活動,提高影響力。參考香港巴塞爾藝術展,內容豐富亮點多,吸引大量藝術家、投資者、藝術從業者參與;活動採用“展覽+論壇+交易”形式,與周邊展覽聯動,以及與旅遊部門合作在社區推Pop up酒吧,人流、成效、知名度等不同層面取得良好口碑。
借鑒成功經驗,澳門可深化會展活動內容,吸引國際專業展商參加,提升專業度,推動“會展+旅遊”深度融合,提升獎勵活動吸引力,結合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吸引國際客商。此外,打造“論壇+展覽+消費”綜合場景,善用技術和數據,更好了解國際客商的需求和偏好,優化後續活動提升外地參與者消費貢獻。
官方今年將會展工作重點提升國際化和專業化程度,透過優化營銷策略、活動結構、提升技術等,將會展業打造成“引進來、走出去”的雙向門戶,實現從“本地化”向“國際化”轉型,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春 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