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家學者探討AI時代育才之道
【中新社北京電】當前,人工智能(AI)技術快速演進,賦能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。人類應如何與AI相處?AI時代,如何培養人才?十七日,衆多專家學者齊聚二○二五搜狐科技年度論壇,共同探討AI浪潮下的生“才”之道。
通用AI廿年內實現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表示,通用人工智能預計在十五至二十年內實現,將具有通用性與泛化能力,可如人類般持續學習迭代,保持智能水平動態提升,並在大部分常規任務中優於絕大多數人類。
重構人才培養體系
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陳怡然在線上演講中表示,自二二年十一月ChatGPT推出以來,AI大模型能力呈指數級增長,已能承擔部分基礎性、重複工作。當前,高等教育“初級培養——實踐進階”的傳統路徑正遭遇挑戰,必須思考如何重構人才培養體系,培養其與AI協作工作的能力。
有效管控防範威脅
福耀科技大學校長王樹國表示,AI技術的發展,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,提升了生產生活效率,也爲人文社會科學帶來新的發展契機,包括如何構建配套的法律體系,最大程度釋放技術紅利,並通過有效管控將其潛在風險最小化,防範其對人類社會構成威脅。
“面對AI技術,規避並非良策,主動擁抱才是積極可取的態度。”王樹國指出,高等教育需破除學科壁壘,培養更多創新人才,讓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快速成長,在新技術革命中脫穎而出,開闢出更多新賽道。